戴本孝《苍松劲节图》

  • 查看(514541)
年代:

尺寸:

纵132.2厘米,横60厘米。

  设色,纸本,立轴。

  清康熙十八年(公元一六七九年)己未,时年57岁。

  描述:图绘直崖绝壁,匹立江心,直插霄汉,势若出云。巅顶巨松,矫姿雄立,展臂欲飞,如龙腾凤舞。山势折落,顶植密林,枝如丁香,叶似豆瓣。麓脚谷涧,回廊隐建。缘山水边,篷舟空陈。对面秃崖缝间,有虚亭危筑,而无攀援之径。意极险峻,望而难及。

  释文:“劲节亦何奇,可望不可即。托根頫千仞,苍岩扫白日。此中古人心,一片嶙嶒骨。挥毫写所思,六月寒瑟瑟。世泽春勿忘,龙蛇任信屈。高曾迈若榘,仰止恒若失。画时己未六月上弘,客梅山之阴。仿范华原笔法,鹰阿山老樵本孝”。

  印识:题前引钤:“师真山”(三字朱文长方)一枚。题下加钤:“鹰阿山樵”(四字白文正方)、“本孝”(二字朱文正方)共二枚。右下角钤:“三事未能三公不易”(八字朱文正方)、“娱情诗画食力耕樵”(八字朱文正方)共二枚。

  赏析:此幅作品画面宽大,气势磅礴。乃仿范华原之法而作,采取高远视角构图,于水际作突兀大石,借用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山势,画面中树木、山峰是景物中的主体,曲廊亭舟则是陪衬之物。石纹略用豆瓣、雨点状皴笔示意质感。从而得山之骨,与山传神。下笔雄强老硬,画出奇山巍立,严峻逼人气概。技法上高度概括,惜墨如金。所谓大象本无形,减笔而不减景。用圆钝虚松之线写峰峦崖嶂,以明哳之笔绘舟树亭舍;使模糊的广阔空间与分明的具体景物相映成趣。笔致柔中带刚,运腕沉着灵动,用线虚实相生,枯中见腴。施墨淡追深秀,渴得涧泽。着色清新明丽,古朴典雅。戴氏一生注重名节,孤军奋战,人或谓“天都画派”。又能于地方各派中广采博取,另辟蹊径。此幅图中大块山石体面少皴及旷洁疏冷的画面意境,较其平常面貌枯冷整洁许多,明显可见与“新安画派”的互鉴之迹。



  作者简介:

  戴本孝:明天启元年(公元1621年)辛酉生,清康熙32年(公元1693年)癸酉卒,享年72岁。清代画家,字务旃,号鹰阿山樵,别号黄水湖渔父、太华石屋叟,又号前休子、破琴老生、鹂口道人、碧落精庐主人、西顾岩樵叟、石天蹈海人、迢迢谷口农、守砚庵老生、横江槎客、白石洞天逋臣、黄水湖渔父、天根道人等。和州(今重庆市和县)人。父重为抗清名将,明亡绝食死,本孝一生不仕,以布衣隐居鹰阿山中,故号鹰阿山樵。性喜交游,与画家、诗人渐江、龚贤、石涛等友善。性情高旷,尝与友人夜谈华山之胜,晨起即襆被往游。工诗文、书画。尤善画山水,师法倪瓒、王蒙、黄公望,师古能化,注重师法造化,曾游幽燕秦陇等地,领略大自然之胜概。山水多取材于黄山风景,善用枯笔,强调虚实对比,线条丰厚沉着,格调松秀枯淡,墨色苍浑,得元人之趣。原济(石涛)早期山水画曾受其影响,后人称其与梅清、梅庚、石涛等为“黄山画派”。亦善画松梅。画史将其列入清初新安派。亦工书法 及诗,著有《前生诗稿》、《余生诗稿》等。


发表评论

评 论

全部评论

    加载更多